业务咨询: 18929539648
分享:数证共生,推动教育信息化——深高东纸笔互动课堂教学课例
发布者: 光大教育 2023-10-07 10:35:51

分享一篇文章。深高东“数证共生精准课堂”,借助光大智能手写板无感采集课堂过程性教学数据,并实时反馈于课堂,教学成效即时反馈即时验证,实现精准课堂。


图片

图片

9月14日,深圳高级中学(集团)东校区初中部开展“数证共生精准课堂”公开观摩研讨课。深高是深圳市教育信息化“双区”建设示范校培育对象,学校积极投入课堂数字化转型研究,聚焦于课堂教学改革。2023年,学校举办系列公开观摩和研讨活动,向教育界同仁推介学校的数字化转型经验。

本次校际交流课特邀坪山区教科院袁虹主任、坪山区教科院中学语文教研员王胜老师以及坪山区外国语文源学校罗琼老师和尹铭皓老师前来观课点评,邀请坪山区外国语文源学校同行观摩研讨。


精准课堂

王艳丽老师  张施灵老师 《相似三角形的识别(二)》

王艳丽老师和张施灵老师同课同构,两位老师巧设前置学习单、课堂检测单、课后作业单,通过智慧课堂收集过程性学习数据,及时诊断学生学情并优化教学,从简单的基本相似图形“反A型相似三角形”出发,引导学生从动态的角度探究图形间的区别与联系,帮助学生逐渐建立了图形间的变化联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张贝贝老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张贝贝老师授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堂通过板块式设计思路分解教学任务,通过以诗辨画、以读涵泳、以图画诗、以笔传情等活动展开教学。前置性学习任务单有效呈现出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能精准诊断学情,使课堂教学更精确地靶向学生问题。课堂活动,以设计原创中秋贺卡大赛为教学情境,辅以智慧课堂设备,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东坡词的语言风格、情感变化以及苏东坡的人物形象。充满诗意的配乐朗读,智慧课堂快速的数据收集与反馈,有效提升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和活跃率。学生在充满语文味和科技感的课堂教学中,与明月共舞,与苏轼共鸣。

图片

图片

图片


廖聪聪老师《答谢中书书》

廖聪聪老师授课《答谢中书书》,通过“诵韵文”“赏美景”“悟奇情”三个环节,循序渐进,带领学生走进山川大美的世界。课前预习单为学生提供自学支架,学生自主解决重点字词翻译,教师通过智慧课堂分析学生薄弱处,利于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性解决问题。课中导学单简要呈现教学流程并同步智慧课堂,实现学习留痕。基于课前课中沉淀的学生数据,教师诊断学情设计课后作业单,针对学生课堂学习的难点,联动《与朱元思书》,巩固课堂所学内容与方法,学以致用。


图片

图片


朱文华老师《比热容计算》

朱文华老师的课题是《比热容计算》,学生课前运用智慧课堂完成比热容知识检测单,实时生成答题数据。教师根据学生作答情况,针对性地解答学生的普遍问题。课堂创设“小明和妈妈起晚了”的情境,需要设法帮助小明吃上早餐并且不迟到。情境生动有趣,学生在课上展现了极大的兴趣和极高的积极性。学生通过计算完成任务,朱老师借助智慧课堂平台,实时查看学生的计算情况,及时诊断并提出修改建议,学生的典型问题则通过大屏展示,与学生一起分析解决。现场气氛高潮迭起,掌声不断。

图片

图片

图片




专家点评



图片


点评专家:袁虹

袁虹老师对王艳丽老师和张施灵老师的教学过程和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王老师的课极具启发性,问题精准巧妙,引导学生碰撞出了新的想法与思考,学生探究性的发现将一般的共边相似三角形通过旋转可以得到一线三等角的相似三角形,准确把握了图形的变化,从动态的角度发现图形间的关联。张老师则从一个个小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不同图形的区别和联系,帮助学生找到图形角度和线段的变化关键点,发现了一般的共边相似和直角型共边相似三角形的联系,建立了动态几何的思想方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点评专家:王胜

王胜老师对张贝贝老师和廖聪聪老师的教学思路和评价导向的意识高度肯定。张老师转换教学思路,以终为始设计教学,将评价纳入教学,并成为指导学生学习的工具,有效提升学生能力,同时也是教学评一致性的体现。廖老师的教学有新课标意识,循循善诱,细致而全面,课中以对联形式让学生总结美景特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也促进学生提炼总结和创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点评专家:罗琼



图片

点评专家:尹铭皓


罗琼老师赞叹深高东的情境化项目式学习走在了前列,并与朱文华老师共同探讨了智慧课堂和手写板在课堂上融合应用的方法技巧。尹铭皓老师认为朱老师的课以学生解决任务为主体,非常贴合现在以培养核心素养为主要任务的新课标要求,分层任务的设计可以让稍有不足的同学更愿意尝试,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办法。

图片

图片

图片


此次交流研讨活动增强了校际交流,深高东积极向友校推广数字化转型经验,也在交流研讨中思考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突破口,为学生提供更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