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各地学校以大数据和智能技术为核心,重构全新教育生态。如何通过构建智慧课堂,实现信息化教育的全面开展,这三所学校的经验值得借鉴!看学校如何根据自身的办学目标、教学特色与光大教育「纸笔互动课堂」结合,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回归教育!
龙江外国语学校积极推进智慧课堂的建设,自本学期起,初一年级20个班应用「纸笔互动课堂」进行教学,实现信息化应用。
虽然接触「纸笔互动课堂」时间不长,但是简单易用的产品,让老师在课堂上已经可以熟练操作。下发导学案后,同学们通过智能手写板完成本节数学课的内容,老师按下抽答键,屏幕上出现同学的名字,老师在屏幕上展示同学的答题笔迹,并进行讲评。
此外,使用「纸笔互动课堂」系统可以展示多个同学的作业并进行点评,提高了课堂效率,老师能很好地掌握同学的学情,并针对性地解决了同学们存在的共性问题。龙江外国语学校通过「纸笔互动课堂」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效结合融合,打造了一堂又一堂精彩、生动、有趣的课堂。
系统简单易用,同学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适应这种新形态的教学方式。龙江外国语学校师生协力在智慧课堂上学习、探究、运用,打造适合自身发展的智慧课堂,提高教与学效率。
今年秋季,随着凤城实验学校初三学子的返校,迎接他们的除了紧张的课业,还有「纸笔互动课堂」,初三年级16个班在新学期,都应用上「纸笔互动课堂」进行教学。
面对紧张的初三年级教学需求,「纸笔互动课堂」结合老师与同学们的需求,打造课堂与课后两条线的学习方案,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与同学们的学习效率。
进入初三后,教学如何兼顾效率与速度,成了每个老师在备课时考虑的问题。「纸笔互动课堂」的应用帮助老师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上,老师讲解知识点后,可以直接下发相关练习题,通过学生作答后数据的及时反馈,帮助老师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
课后主要是在作业上,老师应用「纸笔互动课堂」的晚自习模式,下发作业后,可以通过手机查看学生作业进度,对已完成与未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统计,查看不同题目的正确率。「纸笔互动课堂」系统自动批改客观题,减轻老师批改作业的负担,提升学生的“刷题”质量,为初三学子的冲刺增添助力。
晚上8点,老师打开手机,在屏幕上点击几次,说道:“今天的作业已经下发了,从第6页到第7页,现在大家可以做题了!”同学们纷纷翻开英语练习册,找到对应页数,埋头做作业。
老师回到办公室,开始自己的备课工作,半个小时候后打开易学网APP,查看同学们的作业进度,谁已经完成了作业,谁完成作业的速度较慢,不同题目的完成情况,客观题正确率……老师在办公室都能一清二楚。
随着班里学生陆续提交作业完毕,客观题系统批改,老师只需批改主观题,当日就能生成分数统计报告,第二天就能进行作业讲解。
在江门一中附属学校,随着“日日清”自习模式的普及,这样的学习场景已经成为师生的日常,缩减了过去写作业、上交作业、批改统计到讲解错题需要3天的时长。
通过「纸笔互动课堂」的智能作业模式,老师通过系统提供的各种数据对比,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针对出现失误之处,进行个性化的辅导,让学生的刷题不仅重“量”更保“质”!
教育信息化是学校教育现代化改革的必由之路,而智慧课堂的建设则是这场信息化转变的基石。光大教育「纸笔互动课堂」积极将信息化与新技术融入课堂中,打造适应老师教学,保留学生纸笔书写习惯的智能、智慧课堂,助推精准个性化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